随缘领着三藏重新上路出发了。
警局里的众善信为了表达歉意,特意请他们师徒吃了一顿饭,又为师徒二人准备了好几套棉衣。
随缘拒绝了自己的那份儿,倒是给三藏换上了棉衣。
换上棉衣的三藏,外面套着袈裟,整个人好像一颗竖着的橄榄球,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,又好像一只企鹅,十分可爱。
在消灭了那个陷入见浊的怪异尸体后不久,随缘那个短暂失效了的宿命通又再次上线,直接导致随缘仅仅恢复了一天光明,就重新做回了瞎子。
换上新鞋子新衣服的三藏很开心,一路上蹦蹦跳跳的,不肯好好走路。
此时路上刚下完雪,出了镇子后,就是没有人烟的地方,根本没有人铲雪,于是路上的雪依旧保持着原来的样子,松软,洁白,一脚踩下去,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。
三藏似乎偏爱在蓬松的雪地上踩来踩去,一路上留下一串儿小脚印儿。
临近傍晚,三藏不敢踩雪了,他脚上的两只鞋子已经被雪水浸透,风一吹,就结起了冰,冻的小家伙儿脚上快没知觉了。
随缘无奈,只得把三藏的鞋袜脱下来,用棉衣包好双脚后,背着他走路。
师徒二人运气不算差,来到了一处村庄,刚一进村,正遇上一老太太出门抱柴火。
老太太看到师徒二人,不等随缘开口,就恭敬地上前一礼。
“阿弥陀佛。”
随缘看不见,却听到了老太太的心声,微微一愣,躬身还礼。
“阿弥陀佛。”
“大师可是要歇脚?弟子寒舍尚可遮避风雪,还求大师驾临。”
老太太一脸期盼,小心地问道。
随缘背上趴着的三藏听到这话噗嗤一声偷偷笑了起来。老太天一脸的惶恐,腰身弯的更低了。
随缘倒是没有笑话,他听到了老太太的心声,心知老太太是个虔诚的居士。当下微微一礼。缓声道
“阿弥陀佛,麻烦老居士了。”
老太太脸上浮现出欣喜的神色,将随缘师徒引进屋子里,奉为上座,又为师徒二人倒了热水,这才站在地上,局促不安的搓动着双手,小心地问道
“还未请教法师尊号?”
随缘把三藏放到炕上,转过身来回道
“小僧随缘。这是小僧徒弟,俗家名唤三藏。”
老太太双手合十,诵了一声佛号,当听到三藏的名字后,脸色微微一变,迅速恢复平常。
僧人在剃度的时候,剃度师根据传承会给徒弟起两个名字:法名、字号。有修行的高僧大德还会有别号,因此一名正统的高僧通常会有四个名字。
这四个名字使用的场合不同,能称呼的人身份也各不相同。
俗家名字是受戒之前的称呼,比如随缘,俗家名叫徐晋,徐辉张蓉夫妇到现在依旧坚持称呼他徐晋。
字号是给大多数人的称呼及自称。比如随缘,就是他的字号。此名也多用于自称,譬如随缘在对外自我介绍的时候,会说“小僧随缘怎样怎样”。
别号是极少数受到世人认可的高僧大德才会有的称呼,随缘自然是没有别号的。(涉及到现实中的法师高僧,这里不做举例了。)
最后法名,法名又作度名、法讳、戒名,则是给少数人称呼的。只有师父或长辈可称呼法名,其他人是不能称呼法名的。当然,如果非要叫法名也不是不行,毕竟嘴巴是长在别人身上的,只是称呼一位法师的法名,是不尊重的表现。(因太过复杂,这里不再引入法名。)
(俗称的法号,私以为是法名与字号的合称。并不是一个正式的称呼,比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,我们问李白“你的字号是什么?”李白怎么回答?他总不能回答“我字号太白青莲居士”吧。总觉得法号这个说法有问题。)
而三藏这个称呼,其实更类似于一个别号,一种尊称,是对于修为精深,精通经律论的大修的尊称。
三藏这么一个小不点儿,显然不可能是精通经律论的大修。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